新装Ubuntu想起的往事
很早以前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使用Linux,刚开始还因为自己水平不行又不舍得买本书研究,自以为是,直接下载刻了盘就装,当时装的是Red Hat 9,开始就闹了个笑话,因为下载和刻的都是源代码盘。。。。。根本装不了,我才知道,应该下二进制文件。。。。
重新下载,再次刻盘,可是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根目录/,什么叫交换区,什么叫/home,/usr等等,结果很明显,我直接把所有的盘都弄的格了,还是没有装好RH9,因为我不知道需要一个根目录和交换区,就这样,我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Windows都不要了(刚开始是想双系统),用同寝室的电脑查Google,先知道了怎么安装,装好后那个兴奋啊,我那时候正要过4级,管他呢,我用全英文版,这个结果还引来室友的议论,"怎么连中文都不支持啊?",呵呵,其实是我想用英文版。
然后,第一个问题,自然是解决上网问题啊,不然不能老霸着同学的电脑吧,虽然这个问题看来比较容易解决,不就设置一下网卡吗?错了,学校当时用的是一个专用的上网拨号软件,连接到学校的服务器,然后上网,可不是现在这样用pppoeconf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啊,我找到了学校的网络管理员,询问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,得到的结果是没有Linux版本的拨号软件,没有办法,只好问了一下学校服务器的情况,结果是他们使用的是华为的交换设备。好了,我去华为那看看,结果是根本他就不关心Linux(当时起码是这样),在无奈之中只能看看学校的拨号软件使用的是什么协议了,起码华为自己应该不会创造什么网络协议吧,果然是个通用的协议(已经忘了,好像不是目前最常用的几种),然后网络上还真找到了相关的此协议拨号软件的Linux版本,这才让我可以上网,也是在这时,我认识了FireFox,FireFox的易扩展性给我留下的非常深的印象,现在也是。
能上网了,一切就简单多了,都用自己电脑网上解决吧。首先解决屏幕分辨率问题,用了老半天,因为要修改配置文件,我用大家都推荐的VI吧,结果一通饱学,果然够复杂,不管用熟了多么好,号称Number1,但是易用性实在是够夸张的,然后装了个Nvidia的官方驱动,终于是能够看了。
先起码能听音乐吧?Linux因为版权问题,没有直接附带MP3播放器,自己搞一个吧。XMMS大家都推荐,不错的,那时候RH9使用的是号称简单的RPM包管理系统,使用别提多复杂,为了一个又一个依赖的包,我真的是快晕掉了,rpmfind类的网站是逛了个遍,最主要的是,好像不同版本的包都肯定不能兼容,必须完全符合版本,晕了,光搞个XMMS我用了一整天,当第一首MP3从电脑中放出来时,不要说有多自豪了,而反观Windows中,当时只需要下个Winamp就可以了,所以对Linux的复杂性有了深刻认识。
接下来要看看电影吧,噩梦的继续,大家都推荐mplayer,好的,我有开始了tree目录式的追寻,A包需要BCD包,然后B包又需要EFG包,E包又要HIJ包,等我搞好后,人都瘦了一半,经历了一天以后,终于也是搞好了,不要觉的夸张,对于我那样一个新手,真的是用了那么久时间。
然后呢?要用C编译器,总要找一个吧,不记得那时候找的什么了,不过起码认识了GTK+,WX,QT等库,知道了一些基本内容,搞了本QT和什么linux下的编程的书来看,基本看不懂,无果而终。那时候还看到了一些奇怪的名词,pango之类的。
然后再租了本关于RH9的书来看,理解了一些基本概念。中途最大的收获是,再次安装了RH9,并将硬盘的分区按书上所说的进行了优化,比如/,/usr,/home,/boot和交换区等等进行了合理的分配,我才知道原来Linux里面是没有所谓的CDEF盘的,都用文件挂载,连设备都是这样,比如cdrom就挂在/media/cdrom下,而且使用mount就可以直接使用虚拟光驱。使用完全安装而不使用默认安装实在是个进步,不要说这样会多占多少硬盘(那时候RH9是4张碟),当我不停的去跟踪树后,我得出的结论是,完全安装是不缩短生命的一个好办法,那以后安装需要追寻的树就小了很多,虽然还不能够排除。在需要自己编译一个程序的时候更是这样。
最后认识了伊甸园和ChinaUnix从此好了很多,也认识了yum这个人性化的包管理器,也是实实在在的从一个一个文件包的树目录中的追寻中摆脱了出来。后来还为很多细节问题不停的GOOGLE着,现在能回忆起来的还有RH9下USB的支持问题。
在后来的我认识到fedora core 4是当时Red Hat公司最新的产品,我改下了一个FC4,并刻盘,开始使用FC4,用FC4时因为认识了Yum,所以一切的软件安装都非常顺利,无论是XMMS,Mplayer。然后我一直一边GOOGLE一边使用着Linux,到我发现,我真的每天开始使用Linux而不是总在研究让他实现某个功能的时候,也就是真的把他当作一个日常使用的操作系统的时候,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了,这实在是个不短的学习时间,对于一个操作系统来说,在后来的日子里,我一直使用着FC4,与室友完全不同,而且每每碰到同辈众人,(在买碟的时候和在实验室做自动控制实验的时候分别碰到一个)都特别兴奋,因为,好像在中国,我那个环境,使用Linux的人实在太少了,与那两位仁兄大侃特侃之后才发现,这两位同学原来都还是准备安装还没有付诸实践。。。。天哪。
有点深有体会的是,Linux不能普及的最大原因是因为Windows已经垄断了市场,所以它必须得不停的想办法兼容windows。就算在核心上不这样,在Linux 上的软件却不得不这样。我用samba和同学共享文件,用openoffice做成pdf文件才能拿去打印,(这是当时openoffice可以自豪的一件事,现在word2007也可以了)因为openoffice保存的文件不一定能和office兼容,老师的powerpoint幻灯片在openoffice上总是有些不尽人意的问题,我用scilab替代同学使用的matlab,原因不是matlab没有Linux版本,而是Linux版本我没有找到破解。。。你叫我买正版?我没有钱,很显然的问题是,windows的易用性很大一部分是由破解带来的,没有破解的东西,估计用windows的人会少很多,但是使用Linux的日子无论我多么想说我可以摆脱Windows,却终于到头了。因为老师指定的EDA软件,Linux没有。。。。。虽然我尝试过很多Linux的VHDL,Pspice软件,但是我最后不得不放弃,因为我们要用MAX+PLUSⅡ做一个课题设计,于是。。。。终于,我只能重新装上了Windows,我实在得把这一点算在Linux不能普及的一点上,因为在中国,学校都是使用Windows,而且似乎把这当成了唯一的操作系统(起码在我所在的电子系可能是这样,计算机系应该会好一点),所以他们用的软件都是Windows下的,也不会考虑,你们有人在使用Linux,假如计算机系的人都要求用VC的文件交作业,我想,那也会和我的情况一样。。。。你不能奢求,微软会做个Linux下的VS给你。
那个课程设计忙完以后,因为要期末考试了,所以后来也没有装。再后来,我为我的电脑装了双系统,一个windowsXP一个FC4,但是其实使用的最多的还是Windows了,再后来,FC6发布,我开始刻盘安装FC6,说实话,没有感觉有太大的突破,反而我的电脑在FC6下老死机,郁闷。后来因为习惯用VS编译C++程序,并学习c++,所以更没有关心什么Linux了。再到最近,看到了很多Ubuntu的消息,我突然心痒,下了个Ubuntu 8.10,开始装Ubuntu,后来发现原来8.10还是alpha版本,删了开始装7.10,目前使用的就是Ubuntu 7.10。
对于Ubuntu 7.10从安装到正常使用是我想特别说一下的。首先,虽然刚开始我还使用apt-get来安装和升级包,我后来发现原来Ubuntu提供了一个GUI的新立得软件包管理,这实在是更大的突破,个人认为比3d桌面什么的更来的实用。我想,让命令行和配置文件更改更进一步的消失是Linux普及的前提,不要说那样有多么大的自由,有多么大的优势,这年头,要的就是很多人称之为小白的操作,不然难以流行,要知道,大多数人没有心思去研究太多东西,易用是最重要的,所以那么多不见的好用,但是操作简单的东西才能流行,比如windows,傻瓜相机等等。而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技术,那就是用户体验的改进技术。
然后,装nvidia的官方驱动,仅仅在受限驱动程序中点了个复选框然后应用就完成了,我简直感动的要哭了。。。。。最后,不能不搞个那么热的3d桌面,弄了各compiz,好的,特效真的夸张,起码我第一感觉真是这样,cube效果的确华丽,各种窗口转换效果也的确很出色,包括各种Widget,但是我最惊讶的其实是动画选项,那简直就是将整个操作系统变成了一个幻灯片在做,包括各种窗口的打开,关闭,最小化,甚至菜单的弹出,工具提示的弹出都能应用特效,当我常识点击全部随机特效的时候,我发现那样太眩晕了。。。。华丽到超出承受范围。。。。所以还是稍微改了下,具体的设置,大家一起去尝试吧,网上也很多了,秀的也很多了,我就不丢丑了,不过我要说的就是,Ubuntu的易用性实在是进步了很多,包括对ntfs的读,对fat的读写的直接支持,这在以前要弄很久的。是的,在现在,我可以说,Unbuntu已经可以作为日常操作系统使用了,但是,前提是,你不能是个游戏狂。。。。。
分类:
Linux
标签:
Posted By 九天雁翎 at 九天雁翎的博客 on 2008年01月16日